六節藏象論篇

mobile3656 ⌚ 2025-07-31 23:14:10 👤 admin 👁️ 1766 ❤️ 589
六節藏象論篇

六節藏象論篇黄帝問曰:余聞天以六六之節以成一歲,人以九九制會。

新校正云:詳下文云:地以九九制會。

計人亦有三百六十五節,以爲天地久矣,不知其所謂也?

六六之節,謂六竟於六甲之日,以成一歲之節限。九九制會,謂九周於九野之數,以制人形之會通也。言人之三百六十五節,以應天之六六之節久矣。若復以九九爲紀法,則兩歲大半乃曰一周,不知其法真原安謂也?○新校正云:詳王注云:兩歲大半乃曰一周。按九九制會,當云兩歲四分歲之一乃曰一周也。

岐伯對曰:昭乎哉,問也。請遂言之。夫六六之節、九九制會者,所以正天之度、氣之數也。

六六之節,天之度也;九九制會,天之數也。所謂氣數者,生成之氣也。周天之分,凡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,以十二節氣均之,則氣有三百六十日而終。兼之小月日,又不足其數矣。是以六十四氣而常置閏焉。何者?以其積差分故也。天地之生育,本阯於陰陽,人神之運爲始終於九氣。然九之爲用,豈不大哉?律書曰:黄鍾之律,管長九寸。冬至之日,氣應灰飛。由此則萬物之生成,因於九氣矣。古之九寸,即今之七寸三分,大小不同,以其先秬黍之制而有異也。○新校正云:按别本三分一作二分。

天度者,所以制日月之行也;氣數者,所以紀化生之用也。

制謂準度,紀謂綱紀。準日月之行度者,所以明日月之行遲速也。紀化生之爲用也,所以彰氣至而斯應也。氣應無差,則生成之理不替;遲速以度,大小之月生焉。故日異長短,月移寒暑,收藏生長,無失時宜也。

天爲陽,地爲陰;日爲陽,月爲陰。行有分紀,周有道理。日行一度,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。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,積氣餘而盈閏矣。

日行遲,故晝夜行天之一度,而三百六十五日一周天,而猶有度之奇分矣。月行速,故晝夜行天之十三度餘,而二十九日一周天也。言有奇者,謂十三度外復行十九分度之七,故云月行十三度而有奇也。禮義及漢律曆志云:二十八宿及諸星皆從東而循天西行,日月及五星皆從西而循天東行。今太史説云:并循天而東行,從東而西轉也。諸曆家説,月一日至四日,月行最疾,日夜行十四度餘。自五日至八日,行次疾,日夜行十三度餘。自九日至十九日,其行遲,日夜行十二度餘。二十日至二十三日,行又小疾,日夜行十三度餘。二十四日至晦日,行又大疾,日夜行十四度餘。今太史説月行之率,不如此矣。月行有十五日前疾,有十五日後遲者,有十五日前遲,有十五日後疾者。大率一月四分之而皆有遲疾,遲速之度固无常準矣。雖爾,終以二十七日,月行一周天,凡行三百六十一度。二十九日,日行二十九度,月行三百八十七度少七度,而不及日也。至三十日,日復遷,計率至十三分日之八,月方及日矣。此大盡之月也。大率其計率至十三分日之半者,亦大盡法也。其計率至十三分日之五之六而及日者,小盡之月也。故云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歲也。正言之者,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乃一歲法,以奇不成日,故舉六以言之。若通以六小爲法,則歲止有三百五十四日,歲少十一日餘矣。取月所少之辰,加歲外餘之日,故從閏後三十二日而盈閏焉。尚書曰: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,以閏月定四時成歲,則其義也。積餘盈閏者,盡以月之大小不盡天度故也。

立端於始,表正於中,推餘於終,而天度畢矣。

端,首也。始,初也。表,彰示也。正,斗建也。中,月半也。推,退位也。言立首氣於初節之日,示斗建於月半之辰,退餘閏於相望之後,是以閏之前則氣不及月,閏之後則月不及氣。故常月之制,建初立中,閏月之紀,无初无中。縱曆有之,皆他節氣也。故曆無云其候閏某月節閏某月中也。推終之義,斷可知乎!故曰立端於始,表正於中,推餘於終也。由斯推日成閏,故能令天度畢焉。

帝曰:余已聞天度矣,願聞氣數何以合之。岐伯曰:天以六六爲節,地以九九制會。

新校正云:詳篇首云人以九九制會。

天有十日,日六竟而周甲,甲六復而終歲,三百六十日法也。

十日,謂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之日也。十者,天地之至數也。易繫辭曰天九地十,則其義也。六十日而周甲子之數,甲子六周而復始,則終一歲之日,是三百六十日之歲法,非天度之數也。此蓋十二月各三十日者,若除小月,其日又差也。

夫自古通天者,生之本,本於陰陽,其氣九州九竅,皆通乎天氣。

通天謂元氣,即天真也。然形假地生,命惟天賦,故奉生之氣,通繫於天,禀於陰陽,而爲根本也。寶命全形論曰:人生於地,懸命於天,天地合氣,命之曰人。四氣調神大論曰:陰陽四時者,萬物之終始也,死生之本也。又曰:逆其根則伐其本,壞其真矣。此其義也。九州謂冀、兖、青、徐、揚、荆、豫、梁、雍也。然地列九州,人施九竅,精神往復,氣與參同,故曰九州九竅也。靈樞經曰:地有九州,人有九竅。則其義也。先言其氣者,謂天真之氣常繫屬於中也。天氣不絶,真靈内屬,行藏動靜,悉與天通,故曰皆通乎天氣也。

故其生五,其氣三。

形之所存,假五行而運用,徵其本始,從三氣以生成。故云其生五,其氣三也。氣之三者,亦副三元,故下文曰。○新校正云:詳夫自古通天者至此,與生氣通天論同注頗異,當兩觀之。

三而成天,三而成地,三而成人。

非惟人獨由三氣以生,天地之道亦如是矣。故易乾坤諸卦皆必三矣。

三而三之,合則爲九,九分爲九野,九野爲九藏。

九野者,應九藏而爲義也。爾雅曰:邑外爲郊,郊外爲甸,甸外爲牧,牧外爲林,林外爲坰,坰外爲野。則此之謂也。○新校正云:按今爾雅云:邑外謂之郊,郊外謂之牧,牧外謂之野,野外謂之林,林外謂之坰。與王氏所引有異。

故形藏四,神藏五,合爲九藏以應之也。

形藏四者,一頭角,二耳目,三口齒,四胸中也。形分於外,故以名焉。神藏五者,一肝,二心,三脾,四肺,五腎也。神藏於内,故以名焉。所謂神藏者,肝藏魂,心藏神,脾藏意,肺藏魄,腎藏志也。故此二别爾。○新校正云:詳此乃宣明五氣篇文,與生氣通天注重,又與三部九候論注重。所以名神藏、形藏之説,具三部九候論注。

帝曰:余已聞六六九九之會也。夫子言積氣盈閏,願聞何謂氣,請夫子發蒙解惑焉。

請宣揚㫖要,啓所未聞,解疑惑者之心,開蒙昩者之耳,令其曉達,咸使深明。

岐伯曰:此上帝所秘,先師傳之也。

上帝,則上古帝君也。先師,岐伯祖之師。僦貸季,上古之理色脉者也。移精變氣論曰:上古使僦貸季理色脉而通神明。八素經序云:天師對黄帝曰:我於僦貸季理色脉已三世矣,言可知乎?○新校正云:詳素一作索,或以八爲大。按今太素無此文。

帝曰:請遂聞之。

遂,盡也。

岐伯曰:五日謂之候,三候謂之氣,六氣謂之時,四時謂之歲,而各從其主治焉。

日行天之五度則五日也。三候正十五日也。六氣凡九十日,正三月也。設其多之矣,故十八候爲六氣,六氣謂之時也。四時凡三百六十日,故曰四時謂之歲也。各從主治,謂一歲之日,各歸從五行之一氣而爲之主以王也。故下文曰:

五運相襲而皆治之,終期之日,周而復始,時立氣布,如環無端,候亦同法。故曰:不知年之所加,氣之盛衰,虚實之所起,不可以爲工矣。

五運謂五行之氣應天之運而主化者也。襲謂承襲,如嫡之承襲也。言五行之氣,父子相承,主統一周之日常如是无已,周而復始也。時謂立春之前當至時也。氣謂當主之脉氣也。春前氣至,脉氣亦至,故曰時立氣布也。候謂日行五度之候也。言一候之日,亦五氣相生而直之,差則病矣。移精變氣論曰:上古使僦貸季理色脉而通神明,合之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、四時、八風、六合,不離其常。此之謂也。工謂工於修養者也。言必明於此,乃可横行天下矣。○新校正云:詳王注。時立氣布謂立春前當至時當王之脉氣也。按此正謂歲立四時,時布六氣,如環之无端,故又曰候亦同法。

帝曰:五運之始,如環無端,其太過不及何如?岐伯曰:五氣更立,各有所勝,盛虚之變,此其常也。

言盛虚之變見,此乃天之常道爾。

帝曰:平氣何如?岐伯曰:無過者也。

不愆常候,則无過也。

帝曰:太過不及奈何?岐伯曰:在經有也。

言玉機真藏論篇具言五氣平和太過不及之㫖也。○新校正云詳王注。言玉機真藏論已具。按本篇言脉之太過不及,即不論運氣之太過不及與平氣,當云氣交變。大論五常政大論篇已具言也。

帝曰:何謂所勝?岐伯曰:春勝長夏,長夏勝冬,冬勝夏,夏勝秋,秋勝春。所謂得五行時之勝,各以氣命其藏。

春應木,木勝土;長夏應土,土勝水。冬應水,水勝火。夏應火,火勝金;秋應金,金勝木。常如是矣。四時之中,加之長夏,故謂得五行時之勝也。所謂長夏者,六月也。土生於火,長在夏中,既長而王,故云長夏也。以氣命藏者,春之木,内合肝,長夏土,内合脾,冬之水,内合腎,夏之火,内合心,秋之金,内合肺,故曰各以氣命其藏也。命,名也。

帝曰:何以知其勝?岐伯曰:求其至也,皆歸始春。

始春,謂立春之日也。春爲四時之長,故候氣皆歸於立春前之日也。

未至而至,此謂太過,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,命曰氣淫不分,邪僻内生,工不能禁。

此上十字,文義不倫,應古文錯簡,次後五治下,乃其義也,今朱書之。

至而不至,此謂不及,則所勝妄行而所生受病,所不勝薄之也,命曰氣迫。所謂求其至者,氣至之時也。

凡氣之至,皆謂立春前十五日,乃候之初也。未至而至,謂所直之氣未應至而先期至也。先期而至,是氣有餘,故曰太過。至而不至,謂所直之氣應至不至而後期至,後期而至,是氣不足,故曰不及。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,不及則所勝妄行,而所生受病。所不勝薄之者,凡五行之氣,我剋者爲所勝,剋我者爲所不勝,生我者爲所生。假令肝木有餘,是肺金不足,金不制木,故木太過。木氣既餘,則反薄肺金,而乘於脾土矣,故曰太過則薄所不勝而乘所勝也。此皆五藏之氣,内相淫併爲疾,故命曰氣淫也。餘太過例同之。又如肝木氣少,不能制土,土氣無畏,而遂妄行,木被土凌,故云所勝妄行,而所生受病也。肝木之氣不平,肺金之氣自薄,故曰所不勝薄之。然木氣不平,土金交薄,相迫爲疾,故曰氣迫也。餘不及例皆同。

謹候其時,氣可與期。失時反候,五治不分,邪僻内生,工不能禁也。

時,謂氣至時也。候其年,則始於立春之日;候其氣,則始於四氣定期;候其日,則隨於候日;故曰謹候其時氣可與期也。反謂反背也。五治謂五行所治,主統一歲之氣也。然不分五治,謬引入邪,天真氣運,尚未該通,人病之由,安能精達?故曰工不能禁也。

帝曰:有不襲乎?

言五行之氣,有不相承襲者乎?

岐伯曰:蒼天之氣,不得無常也。氣之不襲,是謂非常,非常則變矣。

變,謂變易天常也。

帝曰:非常而變,奈何?岐伯曰:變至則病,所勝則微,所不勝則甚,因而重感於邪則死矣。故非其時則微,當其時則甚也。

言蒼天布氣,尚不越於五行,人在氣中,豈不應於天道?夫人之氣亂,不順天常,故有病死之徵矣。左傳曰:違天不祥,此其類也。假令木直之年,有火氣至後,二歲病矣;土氣至後,三歲病矣;金氣至後,四歲病矣;水氣至後,五歲病矣。真氣不足,復重感邪,真氣内微,故重感於邪則死也。假令非王直年,而氣相干者且爲微病,不必内傷於神藏,故非其時則微而且持也。若當所直之歲,則易中邪氣,故當其直時則病疾甚也。諸氣當其王者,皆必受邪,故云非其時則微,當其時則甚也。通評虚實論曰:非其時則生,當其時則死,當謂正直之年也。

帝曰:善。余聞氣合而有形,因變以正名。天地之運,陰陽之化,其於萬物,孰少孰多,可得聞乎?

新校正云:詳從前岐伯曰:昭乎哉,問也至此,全元起注本及太素并无,疑王氏之所補也。

岐伯曰:悉乎哉,問也。天至廣,不可度;地至大,不可量。大神靈問,請陳其方。

言天地廣大,不可度量而得之;造化玄微,豈可以人心而遍悉?大神靈問,贊聖深明,舉大説凡,粗言綱紀,故曰請陳其方。

草生五色,五色之變,不可勝視。草生五味,五味之美,不可勝極。

言物生之衆,禀化各殊,目視口味尚无能盡之,况於人心乃能包括耶?

嗜欲不同,各有所通。

言色味之衆,雖不可遍盡所由,然人所嗜所欲,則自隨己心之所愛耳。故曰嗜欲不同,各有所通。

天食人以五氣,地食人以五味。

天以五氣食人者,臊氣凑肝,焦氣凑心,香氣凑脾,腥氣凑肺,腐氣凑腎也。地以五味食人者,酸味入肝,苦味入心,甘味入脾,辛味入肺,鹹味入腎也。清陽化氣而上爲天,濁陰成味而下爲地,故天食人以氣,地食人以味也。陰陽應象大論曰:清陽爲天,濁陰爲地。又曰:陽爲氣,陰爲味。

五氣入鼻,藏於心肺,上使五色修明,音聲能彰。五味入口,藏於腸胃,味有所藏,以養五氣,氣和而生,津液相成,神乃自生。

心榮面色,肺主音聲,故氣藏於心肺,上使五色修潔分明,音聲彰著。氣爲水母,故味藏於腸胃,内養五氣,五氣和化,津液方生。津液與氣相副,化成神氣,乃能生而宣化也。

帝曰:藏象何如?

象,謂所見於外可閲者也。

岐伯曰:心者,生之本,神之變也。其華在面,其充在血脉,爲陽中之太陽,通於夏氣。

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焉。然君主者,萬物繫之以興亡,故曰心者,生之本,神之變也。火氣炎上,故華在面也。心養血,其主脉,故充在血脉也。心王於夏,氣合太陽,以太陽居夏火之中,故曰陽中之太陽,通於夏氣也。金匱真言論曰:平旦至日中,天之陽,陽中之陽也。○新校正云:詳神之變,全元起本并太素作神之處。

肺者,氣之本,魄之處也。其華在毛,其充在皮,爲陽中之太陰,通於秋氣。

肺藏氣,其神魄,其養皮毛,故曰肺者,氣之本,魄之處,華在毛,充在皮也。肺藏爲太陰之氣,主王於秋,晝日爲陽氣所行,位非陰處,以太陰居於陽分,故曰陽中之太陰,通於秋氣也。金匱真言論曰:日中至黄昏,天之陽,陽中之陰也。○新校正云:按太陰,甲乙經并太素作少陰。當作少陰。肺在十二經雖爲太陰,然在陽分之中,當爲少陰也。腎者主蟄,封藏之本,精之處也。其華在髮,其充在骨,爲陰中之少陰,通於冬氣。

地户封閉,蟄蟲深藏。腎又主水,受五藏六府之精而藏之。故曰腎者主蟄,封藏之本,精之處也。腦者,髓之海。腎主骨髓,髮者腦之所養,故華在髮、充在骨也。以盛陰居冬陰之分,故曰陰中之少陰,通於冬氣也。金匱真言論曰:合夜至鷄鳴,天之陰,陰中之陰也。○新校正云:按全元起本并甲乙經、太素,少陰作太陰。當作太陰。腎在十二經雖爲少陰,然在陰分之中,當爲太陰。

肝者,罷極之本,魂之居也。其華在爪,其充在筋,以生血氣。其味酸,其色蒼。

新校正云:詳此六字當去。按太素:心,其味苦,其色赤;肺,其味辛,其色白;腎,其味鹹,其色黑。今惟肝、脾二藏載其味、其色,陰陽應象大論已著色、味詳矣,此不當出之。今更不添心、肺、腎三藏之色、味,只去肝、脾二藏之色、味可矣。其注中所引陰陽應象大論文四十一字,亦當去之。

此爲陽中之少陽,通於春氣。

夫人之運動者,皆筋力之所爲也。肝主筋,其神魂,故曰:肝者罷極之本,魂之居也。爪者筋之餘,筋者肝之養,故華在爪,充在筋也。東方爲發生之始,故以生血氣也。陰陽應象大論曰:東方生風,風生木,木生酸。肝合木,故其味酸也。又曰:神在藏爲肝,在色爲蒼,故其色蒼也。以少陽居於陽位而王於春,故曰陽中之少陽,通於春氣也。金匱真言論曰:平旦至日中,天之陽,陽中之陽也。○新校正云:按全元起本并甲乙經太素作陰中之少陽,當作陰中之少陽。詳王氏引金匱真言論云平旦至日中,天之陽,陽中之陽也以爲證,則王意以爲陽中之少陽也。再詳上文,心藏爲陽中之太陽,王氏以引平旦至日中天之説爲證,今肝藏又引爲證,反不引鷄鳴至平旦天之陰,陰中之陽爲證,則王注之失可見。當從全元起本及甲乙經太素作陰中之少陽爲得。脾、胃、大腸、小腸、三焦、膀胱者,倉廪之本,營之居也,名曰器,能化糟粕,轉味而入出者也。

皆可受盛,轉運不息,故爲倉廪之本,名曰器也。營起於中焦,中焦爲脾胃之位,故云營之居也。然水穀滋味入於脾胃,脾胃糟粕轉化其味,出於三焦膀胱,故曰轉味而入出者也。

其華在唇四白,其充在肌,其味甘,其色黄。

新校正云:詳此六字當去,并注中引陰陽應象大論文四十字亦當去,已解在前條。此至陰之類,通於土氣,

口爲脾官,脾主肌肉,故曰華在唇四白,充在肌也。四白謂唇四際之白色肉也。陰陽應象大論曰:中央生濕,濕生土,土生甘,脾合土,故其味甘也。又曰:在藏爲脾,在色爲黄,故其色黄也。脾藏土氣,土合至陰,故曰此至陰之類,通於土氣也。金匱真言論曰:陰中之至陰,脾也。

凡十一藏取决於膽也。

上從心藏,下至於膽,爲十一也。然膽者中正剛斷无私偏,故十一藏取决於膽也。

故人迎一盛,病在少陽;二盛,病在太陽;三盛,病在陽明;四盛已上爲格陽。

陽,脉法也。少陽,膽脉也。太陽,膀胱脉也。陽明,胃脉也。靈樞經曰:一盛而躁,在手少陽;二盛而躁,在手太陽;三盛而躁,在手陽明。手少陽三焦脉,手太陽小腸脉,手陽明大腸脉。一盛者,謂人迎之脉大於寸口一倍也,餘盛同法。四倍已上,陽盛之極,故格柜而食不得入也。正理論曰:格則吐逆。

寸口一盛,病在厥陰,二盛病在少陰,三盛病在太陰,四盛已上爲關陰。

陰,脉法也。厥陰,肝脉也。少陰,腎脉也。太陰,脾脉也。靈樞經曰:一盛而躁,在手厥陰。二盛而躁,在手少陰。三盛而躁,在手太陰。手厥陰,心包脉也;手少陰,心脉也;手太陰,肺脉也。盛法同陽,四倍也上,陰盛之極,故關閉而溲不得通也。正理論曰:閉則不得溺

人迎與寸口俱盛,四倍已上爲關格。關格之脉羸,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。

俱盛,謂俱大於平常之脉四倍也。物不可以久盛,極則衰敗,故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。靈樞經曰:陰陽俱盛,不得相營,故曰關格。關格者,不得盡期而死矣。此之謂也。○新校正云:詳羸當作盈,脉盛四倍已上,非羸也,乃盛極也。古文羸與盈通用。

黄帝内經素問補注釋文卷之九

下一篇

相关数据

如何正确安装凯立德导航系统

如何正确安装凯立德导航系统

正确安装凯立德导航系统,要先做好准备工作,再按步骤操作,并留意相关事项。 首先是准备环节,需要准备一台电脑、一个格式为FAT32且空间

06-27 天天365彩票软件官方下载3D
如何防止设备中的射频干扰

如何防止设备中的射频干扰

射频干扰 (RFI) 是指电磁信号对电子设备和系统正常运行造成的干扰。RFI 是现代技术中的关键问题,因为设备通常在具有大量无线信号的环境中

07-20 电视直播网365
樟怎么读

樟怎么读

樟字康熙字典 樟【辰集中】【木部】 康熙筆画:15画,部外筆画:11画 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諸良切《正韻》止良切,音章。《廣韻》豫樟

07-07 天天365彩票软件官方下载3D
2025世俱杯32强巡礼之G组:曼城迎战老妇人,亚洲之光艾因能否黑马突围?

2025世俱杯32强巡礼之G组:曼城迎战老妇人,亚洲之光艾因能否黑马突围?

2025年夏天,六大洲豪强集结,定义足坛新纪元,新版世俱杯即将打响,万众期待! 2025年世俱杯是一项全新的足坛顶级赛事,来自世界各地的32

07-23 电视直播网365
【中原武术文化】一招制胜苌家拳

【中原武术文化】一招制胜苌家拳

文武兼备的苌家拳 传统的武术主要目的还是用来御敌防身,击倒对手,并不忌讳攻击别人要害部位。现在很多武术比赛,戴着拳套,以点数论胜

06-28 电视直播网365
鸟类的飞行速度排名:军舰鸟以时速高达418公里排名第一

鸟类的飞行速度排名:军舰鸟以时速高达418公里排名第一

大家都知道,鸟类飞行是激发人类飞行梦想的重要引导,经过了不懈努力,也终于迎来了飞行梦,人人都可以享受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。对于

07-07 电视直播网365